本站提供 蓝光Blu-ray/HDTV 720P/1080P/2160P/4K 蓝光原盘 电影电视,硬盘代拷贝
代拷贝收费标准:例如:1TB硬盘(实际可拷贝930G)=100元,1.5TB硬盘(实际可拷贝1396GB)=150元,2TB硬盘(实际可拷贝1862GB)=200元,3TB硬盘(实际可拷贝2792GB)=300元。本站也有全新拷满自选片源硬盘出售。
网盘下载1G=0.2元,50G起。使用的网盘:115网盘
联系方式: 阿里旺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淘宝店铺:http://94hd.taobao.com

    关于各种格式的区别:
  • 原盘:原始蓝光光盘上拷贝,包含菜单﹑花絮等,电脑上需用ArcSoft TotalMedia Theater或PowerDVD播放才有字幕,高清播放机播放原盘或原盘ISO,请确保你的机子支持后再选,避免发生兼容性问题
  • REMUX:无损的提取出原盘的原始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去除菜单﹑花絮和多余的音轨,封装到TS格式中,可能采用DVD提取的国粤语和其他音轨,画质与原盘没有差别
  • 蓝光RiP:对蓝光Blu-ray等介质的原始视频进行重编码,视频形式采用X264编码,音频采用原片音轨转码的AC3或DTS
  • WEB-DL:来源是各大视频网站,质量要比HDTV好,相比HDTV,无水印,无台标logo,无插播广告,所以无任何剪切较完整。
  • HDTV的片源是录制于高清电视,基本都有台标

 内容介绍
英文片名The Boat That Rocked
中文片名海盗电台 (2009) 
类型喜剧, 剧情, 音乐, 爱情
地区英国,德国,美国,法国
文件大小 45.42 GB, 蓝光原盘 1080p
备注DIY简繁中字
文件格式 BDMV/VC-1
音轨 英语 DTS-HDMA 5.1
字幕 简繁英
IMDB评分7.6


◎译  名 海盗电台
◎片  名 The Boat That Rocked
◎年  代 2009
◎国  家 英国/德国
◎类  别 喜剧/剧情/音乐/爱情
◎语  言 英语
◎片  长 2 hour 10 minutes
◎导  演 理查德·柯蒂斯 Richard Curtis
◎主  演 Philip Seymour Hoffman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Bill Nighy 比尔·奈伊 Bill Nighy
      Nick Frost 尼克·弗罗斯特 Nick Frost
      Rhys Ifans 瑞斯·伊凡斯 Rhys Ifans
      Jack Davenport 杰克·达文波特 Jack Davenport
      January Jones 詹纽瑞·琼斯 January Jones
      Tom Wisdom 汤姆·威斯多姆 Tom Wisdom
      Tom Sturridge 汤姆·斯图里奇 Tom Sturridge
      Chris O'Dowd 克里斯·奥多德 Chris O'Dowd
      Rhys Darby 瑞斯·达比 Rhys Darby
      Ralph Brown 拉尔夫·布朗 Ralph Brown
      Sinead Matthews ....Miss Clitt
      Stephen Moore ....Prime Minister
      Tom Brooke ....Thick Kevin
      Olivia Llewellyn ....Margarett
      Francesca Longrigg ....Mrs. Dormandy
      Ike Hamilton ....Harold
      Kenneth Branagh 肯尼思·布拉纳 Kenneth Branagh
      Gemma Arterton 杰玛·阿特登 Gemma Arterton
      Emma Thompson 艾玛·汤普森 Emma Thompson
      Talulah Riley 妲露拉·莱莉 Talulah Riley
      Katherine Parkinson 凯瑟琳·帕金森 Katherine Parkinson
      Olegar Fedoro ....Rock Boat Captain
      Amanda Fairbank-Hynes ....Jemima Dormandy
      Laurence Richardson ....Nathan
      Will Adamsdale ....John
      Kristofer Gummerus ....Swedish Crewman
      Duncan Foster ....Swedish Crewman
      Caroline Boulton ....Carl's Girlfriend
      Dora Clouttick ....Lady On The Loo
      Lana Davidson ....T-shirt girl
      Kirsty Mather ....Hettie
      Gareth Derrick ....Young Man (uncredited)
      Katie Lyons 凯蒂·里昂丝 Katie Lyons
      Chrissie Wunna ....Elec Lady (uncredited)

◎简  介 

  故事发生在60年灯代,一群无赖DJ迷惑了整个英国,迷他们吧以音乐为界限"党同伐异"和政府作对,甚至逆潮流而动推行起爵士乐。此时,在北海领域的一艘船上,店几位DJ自己建起了海盗电台传播着摇滚乐:有从美国来了一次大麻之贾旅"学成回国"的全英最好的DJ加文、有尖酸刻薄却聪明有趣的戴夫以及粗鲁的美国老板昆汀……在"天高皇帝远"的海面上,这群嬉皮中年恣意的享受着自由生活……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60年代文艺青年和流行音遂乐之间的故事。一个由DJ组成的乐队用音乐结合了整整一代人起来和一个古板到都不能接受爵士乐的政府"对着干"的故事。影片稳的背景设置在了1966年的英有国。那时的BBC是播放流行音逾乐的重地,但是即使是这么开喇放的电哟台,每周留给摇滚的时间只有2个小时。但是,与此同时,有一个非法的"海盗电台"却在秘密地7×24小时地夜以继日地播放摇滚乐。2500万耗人--超过英国总人口的一半都在听这个电台的音乐。

  故事从一个被学校开除的小子卡尔诸身上开始。无所事事的他来到自己的祖父那里,想寻找一些生活的忠告。祖父昆汀就是海盗电台的头头咖,他把这个摇滚的根据地建立在了北海中部的一艘游艇上,并聚集了一大批"有头脑,没信仰"嘘的年轻DJ。

  这群DJ淫的头子是一个叫做科特的狂爱音乐的美国佬。他絮是一个感情大于语言的家伙,并且无条件地支持着自己的一干合作者。在那条音乐的船上,呆着喜欢对一切冷嘲热讽,而且机器刻薄的戴夫;叫着嚷着要"一吟次爱个够"却又"御宇多年求不得"的西蒙;沉默寡言、低调神秘的马克;制作午夜节目,沉溺于民谣和毒品的鲍勃;不谙世事的凯文;以及新闻播音员约翰和可能全英国最令人讨厌的家伙--纳斯福特。

  在北海上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西蒙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女神艾兰诺,并且就在船上把生米煮成了熟饭。不过,在结婚的第二天,他的新娘就和别人跑了。加文结束了美国的"大麻之旅"回到船上。他和科特为了挣"英国第一DJ"的位子而大动干戈。

  就在这帮DJ在海上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的时候,英国的首相道曼迪早就对这帮法外之徒虎视眈眈了,他想拿这帮混小子祭祭刀,顺便帮自己的宦海生涯再加几个筹码。另外。早就视"海盗电台"为眼中钉的国家电台的官员也在摩拳擦掌,想一举踹掉这个草寇电台。

  按照官方的报道来理解,"海盗电台"无疑是惨败了,DJ被驱逐,设备被查封。但是那些热爱音乐的人团结了起来。就在"海盗电台"被取缔后不久,一个又一个独立电台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电台可能会死,唱片可能会被磨损,但是摇滚不亡。

◎一句话评论

如果你喜欢披头士,如果你喜欢摇滚乐,如果你热爱生活并且激情四溢,那么你一定会喜欢《海盗电台》。

--《泰晤士报》

令人目眩神迷的一个年代:无论是大红大绿的鲜艳装束,还是令人心潮澎湃的摇滚乐,甚至是小众的同性恋的爱情,都是那么迷人。要记住,1960年代只有一次。

--《综艺杂志》

众多明星精彩的演绎使这部本来就吸引人眼球的电影像是一把加大了功率的电吉他,刚刚弹出第一个音符时就把观众给震晕了。

--《滚石杂志》

◎幕后制作

  本片导演理查德·柯蒂斯编剧出身,《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诺丁山》、《BJ单身日记》等等著名的浪漫喜剧都是他的作品。这次拍摄《海盗电台》依然走喜剧路线,只不过浪漫故事发生在一群年轻人和摇滚乐身上。本片主演尼克·弗罗斯特虽是和西蒙·佩吉同因《僵尸肖恩》走红的,但比起远渡好莱坞和大明星谈起"三角恋"的佩吉,尼克·弗罗斯特就显得低调得多,不过此次贴粘上假鬓角、带上60年代的粗框眼镜的他也也艳福不浅,预告片中竟然有他和美女被"捉奸在床"!而一惯擅长古怪Loser角色的影帝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竟然也掺和上一把英式喜剧,更是出人意料。

理查德·柯蒂斯的高调回归

  作为英国最成功、最不按常理出牌的喜剧编剧理查德·柯蒂斯最近几年鲜有什么出色的作品问世。一手捧红了"憨豆先生"的他在《BJ单身日记2》之后就很少有什么拿得出手作品问世,而令他扬名立万的略有神经质、略略下流的搞笑风格也在大银幕上难觅芳踪。

  不过《海盗电台》却成为了理查德·柯蒂斯高调回归之作。在这部电影里,不仅仅再次展示了他那"憨豆先生"风格的喜剧路线,而且还展示他的另一个兴趣 --对音乐的热爱。理查德·柯蒂斯说:"作为一个出生在1950年代的人而言,60年代的摇滚潮是绝对不可能错过的。当时的官方电台BBC根本不愿意播放摇滚乐,所以我们只有去听那些独立电台放的节目--他们根本不吝啬去放摇滚。正是有了这些音乐,我这一代人才能成长起来。我很爱这些音乐和DJ们,我要向他们表示我的敬意,所以我就动手写了这个剧本。"

  当然,"有那么一点爱"音乐的绝不止是导演本人,影片的主演瑞斯·伊凡斯也是个嗜音乐如命的家伙,在他出演电影之前,他曾经是威尔士另类摇滚乐队 Super Furry Animals的主唱。伊凡斯说:"当我看到理查德·柯蒂斯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我就想好要在影片中搞一个角色来演演了。果然不出我所料,他把一个热衷于大麻和享受女人的角色给了我。总的来说,影片里的那些笑料都是我的主意--那些《南方公园》式恶搞的笑料都是我想出来的。理查德·柯蒂斯就是太严肃了,这可能和他的年龄有关系"。对此,导演柯蒂斯则认为:"我开始并不想在影片里加入太多的恶搞,但是后来发现这样做的确比较有意思。我有那么一点喜欢这种风格,因为我以前出来没有尝试过这样拍电影。"

  激情、女人,还要来点音乐

  在一部描绘独立电台的电影里,音乐无疑会有极大的比重,但是比音乐更重要的是剧中人物的激情。理查德·柯蒂斯说:"60年代之所以令人着迷正是因为激情--社会上充满了新鲜的力量。而不是现在这样,到处都是失业和萧条。但是我还要控制住影片中情绪的力量,如果在银幕上过度展示了激情的话,那么这个电影也不需要什么音乐了--搞点女人和毒品就能High上天。"

  不仅仅是摇滚,DJ文化也是一种男性主导的文化,这是一种由哥们义气和男性之间的话语维系起来的文化。理查德·柯蒂斯说:"是的,在影片里的确没有几个女人,即使有,也是同性恋。可以说这是一部男人们的影片。那些DJ们之间的玩笑也是男性独有的,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产物"。但是这种"雄性的"笑料并没有取得什么太好的效果。影片里有一个剧情说的是两个DJ看上了一个女孩,然后他们计划如何才能和这个女孩上床。理查德·柯蒂斯想制造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的笑料:很显然这是一个关于身材的低级笑料,可是在银幕上展示出来的却是蓄意的性侵害。虽然这两个DJ不是什么坏人,但是这个剧情还是遭到的很多女权主义者的批评。有批评者甚至认为,这样处理男女关系只能反应出导演对女性认识的浅薄。不过影片的演员整容强大,他们精彩的表演足以让观众忘掉那些令人不快的剧情。理查德·柯蒂斯说:"无懈可击,几乎所有人的表演都是完美的。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不愧是奥斯卡影帝,他的表演太出色了。伊凡斯也贡献了自己最完美的演出,其实这个角色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他没有理由演砸"。

  在这样一部电影里,是不会少了音乐的。60年代是摇滚的黄金年代,接二连三的冒出了像鲍勃·迪伦、披头士、滚石、平克·弗洛伊德等众多巨星。今年60 岁的主演比尔·奈伊说:"整个60年代我都在听鲍勃·迪伦,后来我开始听披头士。可以这么说,整个摇滚乐的精华都蕴含在60-70年代中了。后来的音乐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我很感谢理查德·柯蒂斯能拍摄这么一部关于梦和理想以及激情的电影。我们俩都是60来岁的老头子了,有的时候需要一些回忆来释放我们的情感"。关于影片的音乐,导演理查德·柯蒂斯说:"我的口味其实还是很传统的,我不喜欢噪音太大的音乐。我还是一直偏爱着70年代及其之间的摇滚。那里面有我美好的回忆,那时候,我会费尽千辛万苦才能淘到一张唱片,现在只要一台能上网的电影就能找到所有想要的音乐了。但是音乐带给人们的快感明显变少了。我拍这部电影,就是想唤起人们对美好音乐和简单生活的回忆"。

◎花絮

·披头士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和他的女朋友南茜·谢维尔一起出席了影片在英国的全球首映。
·导演理查德·柯蒂斯当年就是听着这些独立电台的音乐长大的。他自己承认,他为了听摇滚乐,而不去教堂做礼拜。
·从2008年3月3日开机开始,剧组只用了90来天就完成了影片的拍摄工作。
·剧组真的搞了一条船来拍摄。他们用的船是一条荷兰的医疗船Timor Challenger。这条船以前的名字叫De Hoop。
·剧组成员每天都会从波特兰港口出海,在海面上拍摄影片中北海的镜头。
·那些发生在船舱内的镜头在其实是在一个仓库里拍摄的。
·本片是导演理查德·柯蒂斯拍摄的第一部非浪漫爱情喜剧作品。
·导演每天都要在片场放鲍勃·迪伦的音乐来增加现场的氛围。

◎精彩对白

Simon: OMG! That’s a boat of honey.
西蒙:天啊!整整一船的美女。
Count: Welcome to the boat of love!
康特:欢迎你来到“爱之船”。
穿帮镜头
·在结婚的场景中,船上有人拿着一台自动对焦的单反相机拍照。不过在1966年,还没有那样的自动对焦的单反相机和闪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