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舞集简介
黄帝时,大容作云门,大卷… 《吕氏春秋》
根据古籍,“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相传存在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舞容舞步均已失传,只留下这个美丽的舞名。
1973年春天,林怀民以“云门”作为舞团的名称。这是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也是所有华语社会的第一个当代舞团。
40年来,云门的舞台上呈现一百六十多出舞作。古典文学、民间故事、台湾历史、社会现象的衍化发挥,乃至前卫观念的尝试,云门舞码丰富精良。多出舞作因受欢迎,一再搬演,而成为台湾社会两三代人的共同记忆。
从台北的国家戏剧院,到各县市文化中心、体育馆、乡镇学校礼堂,云门在台湾定期与观众见面;每年轮流在各城市举行户外演出,吸引数万观众参与。演出结束后,会场没有留下任何垃圾纸片,建立了美好的广场文化。
云门也经常应邀赴海外演出,是国际重要艺术节的常客。舞团在台湾及欧、美、亚、澳各洲两百多个舞台上,演出超过一千七百场,以独特的创意,精湛的舞技,获得各地观众与舞评家的热烈赞赏:
中时晚报:当代台湾最重要的活文化财。
伦敦泰晤士报:亚洲第一当代舞团。
法兰克福汇报:世界一流现代舞团。
2003年,《纽约时报》首席舞评家安娜.吉辛珂芙将云门的《水月》列为该年最佳舞作的首选;为澳洲墨尔本艺术节揭幕的《行草 贰》,荣获时代评论奖及观众票选最佳节目;2004、2005年,《行草 贰》、《狂草》获台新年度表演艺术奖;2006年,德国《国际舞蹈》与《今日剧场》杂志邀请欧陆重要舞评家,共同遴选“行草三部曲”为“年度最佳舞作”。
云门舞者多为国内舞蹈科系毕业生,他们的训练包括现代舞、芭蕾、京剧动作、太极导引、静坐与内家拳。
林怀民与云门的故事,由杨孟瑜撰写成《飙舞》一书,天下文化公司出版;张照堂监制的《踊舞.踏歌 云门30》纪录片,由公共电视制作发行。
多出云门作品也拍摄为舞蹈影片问世。在荷兰摄制的《流浪者之歌》,在法国摄制的《水月》,在德国拍摄的《竹梦》以及在瑞士拍摄的《行草 贰》,为多国电视台播放,并制成DVD发行全球。《云门·传奇》舞作套装DVD由金革发行。
1998年,云门创立云门舞集舞蹈教室,以多年专业经验创造“生活律动”教材,让四岁到八十四岁的学员,透过启发性的教学,认识自己的身体,创造自己的生命律动。
1999年,云门在创立26年后成立子团“云门舞集2”,深入台湾各地校园和社区,为更多的观众演出。舞团的年度公演“春斗”,以演出台湾年轻编舞家的作品为主。2000年启动的艺术驻校活动,获得大专院校学生热烈好评,已有近2千3百位学生选修。2007年开启“艺术驻县活动”,舞团进驻城乡,深耕地方艺术推广。
2003年,云门三十周年,台北市政府特别将云门办公室所在地的复兴北路231巷定名为“云门巷”,“肯定并感谢云门舞集三十年来为台北带来的感动与荣耀。”
2010年,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将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云门”,表彰云门在艺术上的成就。
行草
肉身运笔,以舞抒情。2001年林怀民以“行草”揭开他将书法美学入舞的“行草三部曲”序幕。
自90年代起便长期接受静坐、太极导引、内家拳及书法训练的云门舞者,以刚柔并济的肢体律动,运锋乘势,挥洒出书家之精“气”与开阖变化的神髓。
舞台天幕映出的名家手迹,空气中流倘着瞿小松为“行草”创作的音乐。气韵恢宏的乐音与素色玄衣的舞者流转纠结,彷佛一次书家与舞者跨越千年时空的私密对话,刹那凝成清丽绝色之美。
这份经典录影,是2009年9月“行草”在国家戏剧院的演出。博得无数好评的“行草”,首度以高画质蓝光光碟重现,纤毫毕现的细腻画质,勾勒出林怀民这位亚洲最杰出编舞家最独到的创意,与最富想像力的书法空间。